Search


即使是相同的理財工具,對不同的人可能代表不同的事情,這主要視投資人的風險承擔能力而定。<...

  • Share this:


即使是相同的理財工具,對不同的人可能代表不同的事情,這主要視投資人的風險承擔能力而定。

投資人最重要的投資決策,也許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如何搭配資產種類(股票、債券、房地產、貨幣市場證券等),以取得平衡。

#資產配置的五項原則:
1、風險與報酬是相關聯的。
2、投資於股票和債券上的風險,得視持有期間的長短而定,投資人的持有期間越長,資產報酬產生變化的可能性就越低。
3、平均成本投資法可以更進一步減低投資股票和債券的風險。
4、再平衡策略可以降低風險,有時還能增加投資報酬。
5、投資人必須明白對風險的心態與承受風險能力的區別。你能承受多少風險,需視你的整體財務狀況而定,包括在投資所得以外有什麼收入來源和種類。


1、#風險與報酬是相關聯的。

耶魯大學教授Roger Ibbotson計算出股票自1790年以來每年可提供高於8%的複利報酬率,但伴隨著的是相當大的風險,十年裡約有三年的總報酬是負數。

當追求高報酬時,高風險是投資人必須所付出的代價。

Roger G. Ibbotson is emeritus professor of the practice of finance at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on capital market returns, cost of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2、#投資於股票和債券上的風險,#得視持有期間的長短而定,#投資人的持有期間越長,#資產報酬產生變化的可能性就越低。

握有投資期間的長短,決定了你真正承受的投資風險。

你能握有投資的時間越長,投資組合中股票所占的比例就該越重。


3、#平均成本投資法可以更進一步減低投資股票和債券的風險。

定期投入固定資金去購買股票,可以大大減低(並非避免)股票的投資風險,因為不會發生所有股票都在最高點買入的情況。

只有短期內會出售股票的人可以在股價上揚時感到高興,潛在買家應該比較偏好股價下跌。

沒有任何計畫可以讓你躲開懲罰性的空頭市場,即使在最不景氣的時候,也必須擁有現金和信心繼續投資,無論新聞、輿論有多糟,不論市場多麼悲觀,都不能中斷繼續投入,否則會失去在股市劇跌之後逢低承接買進的機會。

如果可能的話,保留一些現金(放在貨幣基金),以便在市場大跌時多買一些,這並不是建議投資人去預測市場,而是因為在市場大跌時,通常是買進的良機。正如同希望和貪婪能產生投機泡沫,悲觀和絕望也會造成市場恐慌。


4、#再平衡策略(Rebalancing)

假設初始資產組合為股票60%,債券40%是投資人較可以接受的風險比例,當股票經過上漲後占投資組合75%,債券占25%,這時高風險配置已超越投資人可以接受的範圍,投資人可以經由出售部份股票,購入部分債券,以重新將投資組合的比例調整回60/40。


5、#投資人必須明白對風險的心態與承受風險能力的區別。

適合你的投資應是投資收入以外的所得而定,你的賺錢能力也就是負擔風險的能力,通常和你的年齡有關。另外,盡量避免將投資組合和主要收入相連結,例如:只購買你所任職公司的股票,避免將收入和投資都繫於同一家公司。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PG財經筆記是一個專注在財富管理、投資、金融市場以及投資者心理的部落格。
View all posts